相关文章
友情链接

一根网线,牵引湖北新经济

  手机一摁,吃穿游乐行轻松搞定;鼠标一点,系统指挥复杂的生产流程。

  互联网时代,一切就是这么奇妙。

  去年,我省电子交易额1.4万亿元,同比增长26.4%。今年一季度,全省电子商务交易额4050亿元,规模位居中部首位。

  从生产到生活,从电商到各行各业,代表新生产力、新方向的互联网,正为湖北经济注入新动力。

  探路新经济,电商“三剑客”打头阵

  “想学着做电商。”4月19日,55岁的武汉市汉正街老商户胡秀芝说,身边的年轻商户都开辟了电商业务,她也决定在汉口北电商平台——卓尔购上销售产品。“推出一年多来,已经吸引全国800多个市场、12万商户上线。”卓尔集团董事长阎志表示,截至17日,卓尔购成交额已突破730亿元,稳居中国互联网批发头把交椅。“这是推动我省传统商贸业转型的重要平台。”省商务厅相关负责人介绍,汉口北电商基地、硚口电商基地、葛店电商基地堪称我省电商“三剑客”,是湖北探路新经济的三张名片。

  看硚口电商基地,已培育700多家服务型和应用型电商企业,推动硚口区60%的中小企业和80%的大中企业触网。

  看葛店电商基地,利用交通区位优势,大打物流牌,吸引了唯品会、亚马逊、苏宁、安博、丰树等国内外30多家知名电商企业落户,成为中部最大电商物流基地。

  随着北上广的人才回流,一批互联网企业崭露头角。斗鱼、良品铺子、宁美国度、楼兰蜜语、网来云商等企业,快速成长为直播、零食、翻译等细分行业的领军企业。

  省网商协会会长许强表示,近5年来,我省电商企业数量每年以30%-40%的幅度递增,电商交易额年复合增长率超过30%。在中国互联网领域,尤其是现代服务业方面,湖北电商异军突起,成为推动经济发展的新力量。

  互联网+,让制造企业“飞”起来

  当冰冷的机械遇上互联网,会擦出“火花”吗?

  湖北三环成套工业有限公司用事实证明:工业企业借力互联网,也能像“滴滴搭车”一样火遍全国。

  该公司打造的机械设备维保服务公共云平台“e维保”,创新工业服务模式,直击企业数控设备保养维修难的痛点。过去,企业维修数控设备需要配齐维保工程师,成本昂贵,维修不及时,损失非常大。有了“e维保”,用户只需摁下手机,10分钟之内,附近的维修人员就能上门服务。

  新经济效益可喜。去年,该公司实现商品销售和技术服务收入逾13亿元,位居全省工业服务贸易企业首位。

  工业产品试水电商,三环成套公司并非个案。

  骆驼集团公司打造的“骆驼养车网”,利用全国2万多家销售网点,上门回收汽车电池,车主只需网上下单即可。

  格林美、爱帝服饰等一批制造企业纷纷推出网购平台、网络自营店等,让企业插上了腾飞的翅膀。

  省经信委相关负责人表示,顺应互联网+,政府、企业主动作为,成绩可圈可点。“十二五”末,我省两化融合发展总指数为82.4,居全国第九位。

  刚发布的《湖北省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“十三五”发展规划》要求,到2020年,我省工业化和信息化融合整体水平要进入全国前列,省级两化融合试点示范企业达到1000家,其中制造业100家。《规划》还提出,我省将依托湖北工业云公司,加快建设省级工业云平台,力争进入全国第一梯队。

  深山“宝贝”走向世界,带动农民致富

  去年,良品铺子销售额达60亿元,跻身中国零售第一品牌。其中,电商销售20亿元。“每一款‘爆品’都带动了一批农民致富。”该公司董事长杨红春举例,过去,河北沧州黄骅市的冬枣卖不动,良品铺子介入后,用互联网思维整合产业链,深加工脆冬枣,一年卖出1.6亿元,带动7万农民增收致富。

  数据显示,良品铺子在全国已培育出近200个农产品大王,他们的年均销售总额超过5000万元,让数十万农民有了稳定收入来源。

  电商进农村,让特色农产品不愁销路。省商务厅人士介绍,近年来,在阿里巴巴、京东等企业的带动下,湖北农村纷纷建立“村淘”店等,不仅让农民买到好的工业品,还能将农产品在网上卖出去,“洪湖藕王”杨晶、“红薯大王”周德顺等一批农产品电商大王诞生。

  据不完全统计,目前,我省已有超过5万人在淘宝、京东、天猫上开店销售农产品,秭归脐橙、洪湖莲藕、红安苕、罗田板栗等一批湖北优质农产品,借助网络飞向全国乃至全球。

  发展互联网经济,已成为推动我省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途径。

  去年,省委组织部、省商务厅和省扶贫办已联合制定“湖北省电子商务精准扶贫领头人培养计划”,到明年底,在我省37个贫困县市区培养1万名电商发展及应用领头人,带动当地农民脱贫致富。(雷闯 彭之宸)